麒麟生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梅毒是怎样分期的?

[复制链接]

20

主题

3053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6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22 14:2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梅毒的整个病程很长,症状时而出现,时1 `- z& G) }$ i4 M
而消失。一个得了梅毒的病人,如果他不经过
4 S( z6 G- y3 I7 A) V7 R% Y5 @治疗,他的自然疾病过程是怎样呢?& y) B. O6 }4 {
   (1)一期梅毒  一般来说,健康的人与患梅
0 l/ O& p( p2 R8 Z. Q) a毒的人进行性交时,梅毒螺旋体通过生殖器部! U# z1 n/ v* W6 D, s# P
位肉眼看不见的细微的擦伤,乘机侵入健康人
2 S# u5 ^* j3 D8 n0 }& F- u体内,经过2-4 周潜伏期,梅毒螺旋体在侵
( F3 ~: q. {; b* o  w. n+ R入的局部不断地增殖,形成皮肤粘膜上第一个* E" a2 d" ?( I5 P2 I
损害,叫做初疮,又称硬下疳。另一方面局部0 J; Z& i, l1 I+ a9 l0 N. l; M# a
的梅毒螺旋体很快沿着淋巴管到达附近的腹股
4 G" A- ]2 a6 i; r7 K) Z/ o& ~2 m沟淋巴结,出现肿胀。一期梅毒即使不经过治
6 o  ~2 c/ S) |" C' W7 ]4 r& R疗,也能自然消退,因而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
: g/ W7 f; a& j7 q0 f重视,以为病已经“好”了。经过6-8周后
; [' `: `$ O/ h2 E% Q  ?进入到二期梅毒。
8 Z3 \" x' E  w2 S" f! l; s* X   (2)二期梅毒  在一期梅毒后半期时,梅毒- g7 M. ?+ \# r% ^
螺旋体不断地从局部或感染附近的淋巴结中释
8 s8 t7 e: g1 l( f- E5 F/ t放出来,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全身各系统或各
/ @( k) X( t+ a+ I$ J8 ~脏器,表现出病变的症状来,即进入二期梅毒
' {( ^9 N" m: c7 S: }了。二期梅毒中最多见的是皮肤粘膜损害,其! I, p; X0 D# ?6 J9 M4 x2 Z
次是骨骼关节损害,眼和神经系统损害比较少
3 P- B5 @" Q) C; I  i9 P见。第一次出现的皮肤粘膜损害,我们称之为
7 V) P1 k9 n: J) W: Y, T" H初发性二期梅毒疹,该疹子可持续3-4 周后* W* c2 O6 d/ e
自然消退,不留任何瘢痕。以后可复发,复发2 r  Z$ g. f( ~; W* z8 v
时出现的皮疹,我们称之复发性二期梅毒疹。
6 c  B: y7 n  ]" f( s: g如此,皮疹消退和复发交替出现,但不管皮疹4 o$ G. t+ q3 y; `- U- E" ^8 @
出现或消退,凡是在感染后的2年之内我们都9 C6 z# L$ Y' u( I" s( z# e
称之为二期梅毒。当有皮损或其他系统症状时
8 Y& B8 r# |# y5 R: u. y,叫二期显发梅毒,当暂时消失或无任何症状
9 \, s8 N) P2 D0 C时,叫做二期潜伏梅毒。
; u9 w( C* e& u2 z: j' [2 [   (3)三期梅毒  凡感染梅毒后的病程已超过
- J0 ~& l0 y! Q2年的病人称之为三期梅毒。发展到三期梅毒
' V% k! H: m+ V7 R# ?1 n7 }- O的病人其特点是传染性不如一、二期梅毒大,
' a( v8 j; i% p: T但对各脏器的破坏性大,尤其对皮肤粘膜、骨
2 z6 D7 D  R8 V$ x( S骼关节、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造成器质* v" S% [1 k. ?
性损害,严重影响各脏器功能,导致残疾甚至! ^9 P3 o. ?+ K
丧命。在此期内,有症状时称显性三期梅毒,( C# t" ~/ z" y; o& m# M( |
无症状时称潜伏三期梅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答复及建议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麒麟生育论坛  

GMT+8, 2024-6-2 10:34 , Processed in 0.043903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