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生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体外受精为何男孩多

[复制链接]

20

主题

3053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6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20 16:3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辑推荐:# |& L- P' g5 j; }
                  通过体外受精 (IVF)方法获得的后代,男性要多于女性,近期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田见晖教授研究组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他们发现了X染色体失活(造成雌性胚胎一条X染色体沉默的过程)不足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后代小鼠中出现性别失衡,而且研究人员也通过修改小鼠体外受精胚胎培养方法,改变了小鼠性别比率。 0 x0 N  u3 ?3 s3 r% N- g+ p" T0 N+ s
3 b4 f( B9 A- P1 U% |0 |5 X/ j

1 [4 n4 C; b, w& z) R7 J  |——X染色体上的表观遗传标记改变也许能解释为何体外受精会出现性别失衡
2 U9 ^/ S, _0 u! g: @+ W通过体外受精  (IVF)方法获得的后代,男性要多于女性,近期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田见晖教授研究组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他们发现了X染色体失活(造成雌性胚胎一条X染色体沉默的过程)不足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后代小鼠中出现性别失衡,而且研究人员也通过修改小鼠体外受精胚胎培养方法,改变了小鼠性别比率。9 I4 a: U& I1 s4 B; G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3月7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国农业大学的田见晖(Jianhui  Tian)教授,其研究组主要从事卵母细胞成熟与胚胎发育调控、诱导多能干细胞(iPS)重编程等方向的研究,重点关注表观修饰参与上述过程的调控机制。
/ \2 y5 O) R' r4 @& F体外受精IVF是指高等哺乳动物雄性和雌性性细胞在雌性体外结合的过程,目前已经成为了试管婴儿的一种常规操作方法。在美国,大约有1.5%的新生儿是通过体外受精生育的,其它地区体外受精孕育的婴儿增长速度也高达4%。同时这种辅助生殖技术也广泛用于牛,猪等家畜育种。
2 l8 l. q: _4 _0 ]) M% L在过去的十年中,人类体外受精数据显示存在性别不平衡,但是对于这种不平衡并未有一致的证据。3 k7 b+ p4 O$ O9 B
2011年,田教授研究组发现利用体外受精技术培育的小鼠存在性别失衡问题。进一步研究显示,体外受精胚胎存在X染色体失活不足问题,他们推断这可能是导致性别失衡的主要原因。
& B: u5 P% N; N3 r4 C# b1 ^7 H所谓X染色体失活,也称为里昂化(lyonization),是指雌性哺乳类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的其中之一失去活性的现象,这一过程中X染色体会被包装成异染色质,进而因功能受抑制而沉默化。3 c3 V( d3 ]) w
在这篇最新文章中,田教授等人比对了体外受精中X染色体和正常小鼠胚胎中的X染色体,发现 Xist 和环指蛋白12( Rnf12  )似乎会影响X染色体失活。Xist是一种非编码RNA,能包裹在失活的X染色体上,而Rnf12则是Xist的上游调控因子。雌性IVF胚胎中的这两种元件表达都会受损,但雄性的却不会。
. w0 A9 {8 s, k* m9 w6 s研究也表明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性补偿实验,能成功将体外受精小鼠出生时的雄性比例由57.17%校正到51.92%,接近正常范围。进一步的实验还发现通过在胚胎植入前培养物中加入维甲酸,能有效的逆转小鼠IVF胚胎中的性别比例。
! I8 f7 ?0 v: X* L8 _“我们的这项研究不仅找到了雌性丢失,造成性别失衡背后的分子机制,而且也通过改变IVF培养体系中的成分,改善了IVF诱导的性别失衡,”田教授表示,此外,这一发现也为“探索体外受精相关的健康问题提供了蓝图。”
) ]6 l; c7 C/ O1 H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Kristin Bendikson  也评论道,“这也就是为何我们在IVF实验室中需要额外小心的原因之一,”她对这项研究体外受精胚胎植入前胚胎培养条件实验感到震惊,“我们在实验室中的所作所为能最终影响到胚胎的遗传,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课。”[sub][/sub][sup][/sup][strike][/strik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答复及建议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麒麟生育论坛  

GMT+8, 2024-6-17 23:43 , Processed in 0.047984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