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生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81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你會不孕嗎?

[复制链接]

0

主题

652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7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16 21:1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管男人或女人,不孕人口快速增加。据估计,台湾每10对夫妻,就有1~2对不孕。尽管媒体经常出现名人高龄产子或是生殖科技又有新突破的消息,但真实状况却是,男人精虫急遽减少,女人一过30岁,受孕机率就开始下降,而藉助人工生殖技术生产的成功机率只有3成。担心不孕,你可以做些什么?面对不孕症,该有哪些准备?
* v/ g. l: c2 p# l4 i康健杂志47期 文/ 顾景怡
  s" X+ q: M% Z4 F- s6 m* \「不孕症愈来愈多是必然的,」台北荣民总医院妇产实验室主任赵湘台直截了当地说出不孕症逐步增加、锐不可挡的趋势。
! ?' N% R$ D6 C除了晚婚、晚生的夫妻大幅地增加外,生殖医学专家也都指出,人与人交往愈来愈复杂,造成性开放、多重性伴侣,导致生殖系统感染,也是不孕人口增加的一大原因。
( p. x+ [) R: @2 ^( @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孕不只限于人类活动的问题,也涉及与大自然的互动。愈来愈恶劣的自然环境、各种污染,也可能是生育能力的杀手。: ^) U% T7 X9 h$ w8 D
不孕症是黑死病?0 l7 a0 n, S* l( V: [8 \3 F
《雌性化自然》一书的封面就列了一行耸动的文字警告,不孕症将可能是本世纪的黑死病,提醒人类再不正视问题所在,恐怕就要听不到小孩的声音。1 D3 t4 x0 ?9 h! o
因为大自然的生物,正逐渐「雌性化」中,例如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雄鳄鱼,80%阴茎不正常,阴茎明显变短,「既不是雄的,也不是雌的。」
0 b6 J6 ]! T; S+ |男性精液质量也巨幅地下降。丹麦学者曾在1940~1990年间调查男性精液质量发现,精虫的数目急遽减少。6 j# [  W! G% d0 S" H  ]
1940年时,男性每毫升精液中的精虫数是1亿1千3百万,到了1990年代就只剩下6600万,减了约一半。8 I' @! {# Q' k5 N) Y
若是速度不变,再过个50~60年,男性精虫数恐怕就要掉到能让卵子受孕的下限,每毫升2000万个。英国、法国、日本的研究,也同样发现精子质量下降的现象。7 V5 q( a: P. C
不孕的妇女也在增加。美国全国家庭普查报告显示,15~44岁的女性族群,不孕的比率由1988年的8%,上升至1995年的10%,也就是由460万人增加到620万人。同一份的调查中也指出,受不孕困扰的夫妻在这7年内成长了30%。( O  ~" ~% h" U$ \9 C% g
你会不孕吗?
0 I+ F/ P) {8 p- N3 i台湾虽没有正式统计,但医师一般的估计是,10~15%的夫妻有此方面的问题。3 q& K+ M; r0 x/ @! Q
「综合许多因素,以全球的角度来看,不孕症会愈来愈严重,」赵湘台再次强调。
7 j. h# }& c$ {4 N# A2 A虽然拜医学发达之赐,近几年报章杂志不乏关于生殖科技的新闻。但这些像是解决不孕的万灵丹,有可能只是虚假的期望。9 B9 p& B+ }8 l& K: `& l
就拿行之有年的人工协助生殖科技试管婴儿而言,即使再加上较新的技术,如单一精虫显微注射技术,改善精卵受孕能力,但始终也破不了3成左右的成功率(指的是成功生出小孩)。/ g2 Z: F8 m  ]6 t2 g1 c
许多新技术只是用营销包装的方法再宣传而已,病人不要过度期望,一位资深的生殖医学专家说出了新闻背后的真相。; P* Y( Y2 L" m0 g
即使许多科技朝向改善不孕治疗中最棘手的问题──卵子老化与胚胎着床,但研究已经进行20多年,也没什么重大进展,中华民国不孕症医学会理事、妇产科医师刘志鸿说。
; Y& h* |7 M( c, u: G+ e$ Q( E" j另一个助长「不孕可以治愈,晚生没有问题」的力量是,世界各地的名人、明星,不时传出过了40岁还生下小孩的例子。
4 ~- U4 u8 N$ U明星高龄生子背后真相不知
4 L5 r* Y1 N$ C5 h0 k4 p; `0 x林青霞、玛丹娜、英国首相布莱尔夫人……「明星背后,生育的真相是什么,没有人晓得,」刘志鸿提醒,布莱尔夫人也是个特殊的例子,但她从年轻,生小孩就不是个问题。9 F/ {+ n* C! A: I
市面各种介绍不孕治疗的书中,现身说法的人,也大多是治疗成功的例子。但更多数饱尝生理痛楚与希望落空的夫妇却隐藏在角落中,不为人知。9 U5 P/ k% i7 i3 |/ s
谁也无法从外表看出不孕夫妻,因此西方人称不孕族群是「最看不见的弱势族群。」
& @" n/ m: p" L4 h许多人以为,结婚、生子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即使晚生或有生育的问题,有了科技,一切也会迎刃而解。直到求子若渴,却苦不成功,才发现「为什么我会不孕?」, q/ G+ k( D+ u4 T: p9 Y; A
接下来可能就是面对一连串的治疗,耗钱、耗时、耗体力。4 N) A# r  W( C$ X3 g6 u
生理负荷大外,还要承担没有孩子的遗憾,甚至要应付来自配偶、公婆、朋友、同事……各种人际关系的压力。: F7 Q( Q' @* B
有人坦然接受,有人却陷在期待与落空、期待与落空,不停的循环当中。
- d: P$ |. f% {3 ~6 T$ ?看到月经就想哭  e8 f+ g4 c" V
「看到月经就想哭」每个月都期待怀孕迹象出现的病人告诉医师。6 ~( ^3 O# d/ S! Z- |2 P
接受治疗的夫妻,常是太太的期待较高,一旦治疗失败,便坠入万里深渊,妇产科医师刘志鸿观察。, c$ @$ J( c* p# u; p( F4 A
一次治疗比一次治疗期待高,不成功,一次也比一次失望。有时,一次打击就是2、3年才能恢复。8 U8 s% f' m9 d* x6 D6 `& n( G
暨南大学社会政策及社会工作学系助理教授林旖旎从研究不孕夫妇的过程中发现,为了求子,花7年、10年,花几十万到一百万,或者从20几岁治疗到40几岁的情形都存在。
* w1 g6 }  O! q. K" m) t* Q不孕治疗过程,就像打长期抗战,因为不确定性高,也带来许多焦虑,林旖旎表示,许多夫妇需要心理层面的协助,但是,在我们的医疗体系中较少提供这方面的协助。3 n+ v4 n% p. h! T+ f
另一方面,病人对心理咨询或是精神科医师的协助也多半抱持不信任的态度。
7 y! |: M8 j) W$ P' s! ^4 n% F晓淑(化名)就是个实例。「我没到妇产科医师转介的心理咨询门诊,我觉得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但我很好奇他们可以提供什么,我比较需要有人告诉我下一步可以怎么做。」4 i' X  n  M% M
晓淑28岁那年与先生准备怀孕,但过了一年都没有消息,检查也显示她和先生都很健康,但试了三次人工受孕仍是无法如愿。% \" b* i" m7 ?1 h  l1 `- q
治疗的过程中,她的医师转介她到心理咨询医师的门诊,但晓淑没去。$ I8 S0 b8 n& r6 U/ G! T! h
亲朋好友也不断提供各种信息,「如果每个人说的我都要去,我大概要跑一百个地方,」晓淑说。
1 Q& w0 I3 p: y. Y想到治疗过程就害怕1 Q% o( C' b, h
但是,想到原本治疗的过程她就很害怕,例如照输卵管摄影前,医师没告诉她会很痛很痛,让她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做完后又虚弱又委屈,只好拚命地哭,这之后只要向人谈到「输卵管摄影」还是会眼红鼻酸。( d2 R; A% r  a( ~1 I
此外,医院给晓淑很冰冷的感觉,也是令她犹豫再次接受治疗的原因。还曾有护士在她做完人工受精,还未回医院检查前,就毫不保留地告诉她「应该会失败。」/ j2 X/ U- v% F4 z0 n
不只信息不充足,心理也没得到适当的安抚。晓淑决定先休息一年,再想想下一步该怎么办。 2 E8 Y+ I9 j( w- K0 p; E9 E
新竹师范学院幼儿教育学系副教授杨丽龄从过来人的经验来看,医疗信息不是不足,但传递的过程可以再更细致体贴一些。1 ~( y3 ~8 u* ~+ K5 B* b
她有位朋友想做不孕症治疗,没想到一去门诊,医生马上泼了冷水说:「你都43岁了,还要做!」不被尊重就是另一种伤害,病人希望自己被接纳、被爱,杨丽龄说。) _, u7 \# r5 u- t+ N# c3 F, O
渴望的小孩不来,一连串的疑问便接踵而至。为什么别人有小孩,我却没有?为什看起来顺理成章的事,我却努力也办不到……。
" H; ]) O3 P- w0 K2 i一辈子最挫败的事5 z) b0 S3 {1 C& F
新光医院精神科主任张尚文发现,他咨询的不孕病人中,许多人都觉得生小孩这件事是他们一辈子最挫败的事。" ^+ V+ ?6 y5 n' V: f% i, F* U& Q$ x
特别是女性,会有「象征意义的失落」,像是本来有个孩子,怎么就没了。张尚文说,这些女性会畏惧社交场合,因为大家都在谈论小孩时,无形间就搔到她们的痛处。
- I7 W" ~: k  F3 A6 r6 x8 u/ o- ?《无子女浪潮中》书中也有个真实的故事。接受试管婴儿治疗失败的唐娜,在家中花园举行丧礼,并不是真的有人过世了,而是她想埋葬「梦想」──期待拥有自己小孩的梦想。% j# x! m7 {% ]: ]. Q) c( x
唐娜还挖了墓地,放入一封信,里面倾诉对孩子的挚爱、计划、祖父母抱孙子的渴望,还有梦想中与孩子共度的各种节日与时刻。' x& g3 K+ D& }, B; o; _
唐娜哀悼的并非真正的婴孩,而是一个不存在的幻影,「它正是让一个准备好当母亲的妇人,感受到难言悲伤的原因,」作者玛德琳.肯恩写道。4 D; Z# z; X- F+ K- O% o3 G
许多不孕的人感觉自己好像失去天生的能力,不是完整的女人,或是男性雄风不再。不只病人自己觉得能力丧失,周遭的人对不孕的反应更加深不孕的严重性,台湾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吴嘉苓分析。
9 }% l  v5 E  B整个社会是鼓励有小孩的,暨南大学心理谘商博士林旖旎认为,更深远地看,我们历史文化的期待也是如此。因此,许多人都认为没小孩是一件不好的事。/ c" G3 j4 I. b+ A) M3 E4 k
社会学家认为,「不孕」是个让人感觉羞耻、不名誉的「污名」。社会、文化与个人因素交织,都让没小孩变成一件难以向外人启齿的事。
/ B2 r5 P% D  Z  B3 J) B! {「很丢脸,」一位拒绝接受采访的先生表示,即使他和妻子已经由治疗生下小孩。  }; R/ j8 S" s$ `# O; Z
新竹师院幼教系副教授杨丽龄曾做过不孕夫妇的访谈研究,她发现不孕夫妇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就是「逃」,以躲避旁人的眼光、询问。  s# [- \+ Y6 R. r, _
夫妻躲着躲着,不小心又被问了,可能就会以其它的答案一笔带过,例如养小狗、小猫就好,或是还没有计划生小孩,张尚文医师说。
% K1 J5 s: K; q% ^9 c  h4 h2 _( H逢年过节,原本是合家团员,欢乐融融的日子,对不孕夫妇而言,要见许多亲戚、家人,或是妯娌间的小孩,就可能是恶梦一场。5 L' w8 H; F6 ~) L2 l2 t
闪躲,男性比女性厉害
; c/ k3 |5 h7 R* K: Y! c0 l+ N. j闪躲,男性又比女性更高招。张尚文提出国外研究显示,男性比女性更不愿意谈关于不孕这件事。7 A! ~/ b  M" l+ n$ i/ c7 U3 w' _
从发现可能不孕开始,男性就会开始逃跑,无论是检查或是面对家人、朋友的询问,最好逃得无影无踪。1 e; h* K% L# ~4 S
光是简单的精液检查,就令许多男士忐忑不安。& b& ~/ f* _' B8 m
珍莉(化名)的先生羽清(化名)就是个大逃亡者。他一直不认为是自己出问题,从头就拒绝做检查,直到珍莉一路通过多项不孕症检查,到了最后一项腹腔镜检查前,他才答应受检。5 s* ^) V% B+ _  p; @0 s- k7 N
在家里取好精液后,羽清也不自己送到检验所,非要拉着珍莉一起去。' F/ U4 U4 Y" s7 |
到了检验所,他不好意思停车在检验所前,又叫太太下车,帮他放在纸袋的检体送进去,他回头 再开车来接他。
5 Z7 @" W6 |/ D9 C6 }妻子承受的压力比先生大
  n7 G5 ]9 [* U+ s0 \不管谁不孕,妻子承受的压力似乎都比先生大。国防医学护理系主任李从业对不孕夫妇一系列的比较研究发现,台湾不孕的夫妻中,妻子较易对婚姻与性生活不满、也比男性更容易焦虑、自尊心也较容易受损。# W! C0 @5 J, H9 A; a
如果是女性单方面不孕,焦虑、压力自然很高。但常见的情况是,不孕的是先生,妻子承担的未必比先生少。
# R" b) s) z! s妻子常是帮先生向其它人隐瞒。情况更糟的是,不知内情的亲朋好友还会反过来指责是妻子「肚子不争气」。在医疗过程,原本就要承担较多角色的女性,如果还需再肩负处处保密的责任,无异是雪上加霜。
: ?$ r$ S7 E5 @. ?' K& ~/ [对孩子的期待或者处理压力的方式不同,也容易引起夫妻间的冲突。精神科医师张尚文表示,男女处理压力的方式不同,也可能用不同的态度面对不孕,双方没有充分了解体谅,就会起冲突。9 r- G' Q1 L, d# n
例如,先生避谈不孕,假日时也只想休息静静。但相反的,妻子一天到晚打听医生、偏方、庙宇,只要一有空便拖着先生到处求医拜拜。
) K' Q8 j+ H$ _  X2 f) ]2 u; A这时,先生很可能觉得妻子一天到晚提醒他的痛处,妻子也会感到先生漠不关心。0 }" J1 }5 B3 `* G7 ~
婚姻试金石?
3 s$ I; U4 a1 H3 c" s; ^刘志鸿医师多年来治疗不孕症,他的观察是,没有小孩,有时会是婚姻的试金石。
$ m4 ]- e7 U  Q3 K# a7 i但他也提醒,生小孩并不能解决原本的婚姻问题。有时夫妻之间的裂缝被不孕这件事蒙蔽了,以为生了小孩就没事,但其实于事无补。
! n) E( C' X4 c! T5 I( I对于这些夫妇,他认为应该先做婚姻谘商,再决定是否接受不孕治疗。
: r( z6 W. V9 @! {9 n6 c6 ]7 l新竹师院副教授杨丽龄发现,曾有夫妇历经千辛万苦怀孕了,但还等不及双胞胎呱呱坠地,夫妻就先离婚了。
  u3 x: q, J7 f$ I& t# g* [她也提醒,平时婚姻关系就可能受到别人的干扰,如果夫妻各自忧伤,不孕症好又给了这些人理由质疑。0 t# V6 b, o9 N; v
一起等待、一起面对' V: J) p6 z6 y7 ~6 c
不孕,该是与伴侣一起等待、一起面对,而不是孤军奋战,杨丽龄说。
% I) `  S$ z: C+ |' r雨诗(化名)与先生力俊(化名)就是共同走过煎熬的日子。在雨诗心中,小孩是爱情的结晶,是她送给先生的礼物,没小孩就像缺了礼物一样。
$ U8 t/ x% h2 w: d# z, ]0 Q7 n" t/ n为了能孕育一个小孩,雨诗辞掉工作,全天候等着怀孕生小孩。她试了不孕治疗,也试了昂贵的民俗疗法,但始终不如所愿,她的生活也变成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生小孩。
* A. l2 R% j9 Y0 {* C6 u" b. O周而复始,先生力俊发现,再这样无止境地试下去,雨诗会完了。
+ h8 c  J* }' z  V& M# W. `力俊告诉雨诗:「我们没小孩很好,」他心中最重要的是婚姻和妻子的生命。, D7 M. Q- U2 f: j6 G
他还帮雨诗找工作,让她走出只专注生育的日子,力俊告诉雨诗「让治疗变副业。」
% ^2 w% H$ c3 j雨诗后来也想通了,有没有孩子并不影响婚姻的圆满。她告诉朋友,婚姻就是「两个人爱来爱去。」休息一阵子,这对夫妻自然怀孕了。* ?- d/ o+ e$ r
「有时不孕夫妇需要的只是时间,不一定是复杂的治疗,」台北荣民总医院妇产实验室主任赵湘台劝不孕夫妻不要操之过急,妄下决定。) {+ n# T& H8 q' ]
经历了几次治疗失败也可让自己休息、沈淀一段时间。张尚文医师建议。特别是走到必须靠捐精、捐卵带来希望的夫妇,更是需要时间冷静思考。继续治疗、领养甚至是放弃治疗都是可做的选择。
2 k" F, F! I% t; C  I7 }( C) |「每个人都与不孕的人有连结,」台大社会学系吴嘉苓老师提醒,旁人不要只是注意他们生小孩的事,却不关心其它更多的事。. G! V; Y  p! s; u) w9 ]& E
吴嘉苓也认为,社会对「不孕」、「没有小孩」应该有多元不同的看法。7 g# S  {5 h/ g% n+ ~. o
与不孕当朋友
1 o( M* F5 j8 I8 A( }2 [" u* g8 QFlight(想逃)、Fight(想努力生个小孩)、make Friends(交朋友),尝过不孕辛苦滋味的杨丽龄,提出她体验出的「3F」阶段,最后就是「与不孕当朋友,」学习与不孕和平共处。9 p+ K' z# j% v: T/ C6 b
带着家人的爱与全力支持,杨丽龄相信,不孕是上帝对她的祝福,即使没小孩,自己仍是有价值,上帝也依然爱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发表于 2006-6-13 20:28:25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真好,我正在经受着第一次试管失败的痛苦,真的难受得无法派遣,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9 B1 B9 {& ^$ C, G8 T
4 ^2 O( Z7 a9 m5 W3 b市面各种介绍不孕治疗的书中,现身说法的人,也大多是治疗成功的例子。但更多数饱尝生理痛楚与希望落空的夫妇却隐藏在角落中,不为人知。
& o+ }/ R' E* v# F8 N谁也无法从外表看出不孕夫妻,因此西方人称不孕族群是「最看不见的弱势族群。」
. f" a" ~$ {9 S+ n" F许多人以为,结婚、生子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即使晚生或有生育的问题,有了科技,一切也会迎刃而解。直到求子若渴,却苦不成功,才发现「为什么我会不孕?」
( U9 q( Z) B  _- f接下来可能就是面对一连串的治疗,耗钱、耗时、耗体力。
3 U; k9 {* |/ K生理负荷大外,还要承担没有孩子的遗憾,甚至要应付来自配偶、公婆、朋友、同事……各种人际关系的压力。
9 ?) k& z: G2 R. ]; b! I, d  D有人坦然接受,有人却陷在期待与落空、期待与落空,不停的循环当中。
4 Y9 O7 l& P6 e" `) T4 X看到月经就想哭/ a+ n! w, w, p1 ]  w  e
「看到月经就想哭」每个月都期待怀孕迹象出现的病人告诉医师。
1 P  d; x5 z7 l* x; v接受治疗的夫妻,常是太太的期待较高,一旦治疗失败,便坠入万里深渊,妇产科医师刘志鸿观察。
' }, A( n" `; g$ D2 u1 t- Q一次治疗比一次治疗期待高,不成功,一次也比一次失望。有时,一次打击就是2、3年才能恢复。
亲爱的宝宝,我坚信调皮的你一定就在前方某处等我~~ 宝宝在前,妈妈希望在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3#
发表于 2006-6-15 15:11:57 | 只看该作者
面对一连串的治疗,耗钱、耗时、耗体力。
+ p  R6 e+ {# a: D8 V生理负荷大外,还要承担没有孩子的遗憾,甚至要应付来自配偶、公婆、朋友、同事……各种人际关系的压力。' K7 p/ i: T, Z- S: s
有人坦然接受,有人却陷在期待与落空、期待与落空,不停的循环当中。
! n, P/ ?6 D5 V' ?) M+ w; V我也刚经历了一次试管婴儿的失败,其实干脆没有也就算了,也没有人能这样说,我就在无止境的期待与不开心中循环,这些事没人能了解,在有小孩的人眼中,我们这些人的心情他也不懂。
; ?$ {0 N# T1 F8 p8 E反正失落的心情要一阵子才能好了 [s:6]  [s:6] ) G. Y9 w: ^) e- Y/ z1 k
希望明天会更好吧! [s:1]  [s:1]  [s: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4#
发表于 2008-6-14 19:08:32 | 只看该作者
对我们这些弱势群体来说,没有孩子真的如同再地狱中的生活。也拼命告诉自己把这讲事情看淡一点,可每每周围有人怀孕,自己都会深受触动,为什么怀孕的不是自己?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一点心灵阳光又被无情驱散。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

帖子

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
5#
发表于 2008-11-27 12:42:15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都很喜欢孩子,看到别人的孩子总喜欢抱抱,可自己一直没有生育,有人说,喜欢就赶紧生一个吧,这么多年也没动静,别人也不好意思说了,自己也刻意控制自己的行为,再也不去抱别人的小孩了,可是,心里好难受。所以,不管怎么艰难,我都要努力争取,生一个健康的B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QQ
6#
发表于 2008-11-29 14:27:29 | 只看该作者
我是看到别人的小孩都不敢去抱去逗也不想去,看到别人有小孩我就难受,不想活的心都有过,好尴尬的,感觉我是比世界和社会抛弃的人,我想这样活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QQ
7#
发表于 2008-11-29 14:31:00 | 只看该作者
上面丢了个不,我是说我不想这样活着,请求众神保佑我,实现我做妈妈的愿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QQ
8#
发表于 2008-12-1 10:44:00 | 只看该作者
因为不孕,我已经成为这个家里最受冷落的一个;因为不孕,我和他的感情濒临破裂;因为不孕,我对自己失去了所有的信心;因为不孕,我成为大家同情的可怜虫。我该怎么样,才能走出不孕的阴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麒麟生育论坛  

GMT+8, 2024-6-18 15:55 , Processed in 0.060982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